“奉上才艺·每日一课”第167期秦腔现代戏发展管窥
发布时间:2025-03-18 浏览量:2969 点赞: 0 收藏

主办单位:宁波市奉化区文化和广电旅游局

活动地址:奉化区城市文化中心七号楼

活动时间:2025-03-01 09:31 ~ 2025-03-02 09:31

规模总数:1000,余量:1000

活动结束

活动介绍

秦腔现代戏发展管窥

课程简介



秦腔“形成于秦,精进于汉,昌明于唐,完整于元,成熟于明,广播于清,几经演变,蔚为大观”,是相当古老的剧种,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。本讲座主要结合当下秦腔现状,对其未来的发展作出探讨与展望。

追溯发展脉络

见证古老艺术的现代蜕变


秦腔,作为中国戏曲的瑰宝,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。本课程将从历史的源头出发,带你探寻秦腔现代戏如何从萌芽走向壮大。你将了解到,在时代的浪潮中,秦腔如何突破传统题材的局限,开始关注当下社会生活,将现代故事搬上舞台。从早期对现代题材的初步尝试,到如今多样化、成熟化的剧目呈现,每一个阶段都是秦腔适应时代、不断创新的见证。通过系统梳理其发展脉络,你将对秦腔现代戏的发展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,感受到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的顽强生命力与创新精神。

剖析艺术特色

领略传统与现代融合之美


剧本创作:现代戏的剧本紧密贴合当代社会,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、人物情感与社会变迁。课程将深入剖析这些剧本如何在保留秦腔传统叙事风格的基础上,运用现代的语言表达方式、情节架构与人物塑造手法,使故事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生活与情感。例如,在一些反映农村改革的剧目中,如何生动展现农民在时代变革中的挣扎与奋进,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。


音乐革新:秦腔现代戏在音乐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。一方面,保留了秦腔传统的唱腔板式与特色乐器,如慷慨激昂的二六板、深沉悲怆的慢板,以及极具辨识度的板胡、梆子等,确保秦腔的韵味得以传承。另一方面,巧妙融入现代音乐元素,如交响乐的宏大编制、流行音乐的节奏韵律等,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。课程将通过实例分析,带你聆听这些经典唱段,感受传统与现代音乐融合带来的独特听觉享受。


舞台表演:演员们在舞台表演上既传承了秦腔传统的表演程式,如优美的身段、独特的手势、夸张的面部表情等,又借鉴了现代戏剧的表演技巧,更加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与情感的细腻表达。课程将通过视频资料与专业讲解,让你领略演员们如何在舞台上塑造鲜活的现代人物形象,将传统表演艺术与现代审美需求完美结合。


李梅,1969年6月16日出生于陕西西安,国家一级演员、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、院长、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。主工正、小旦,谙熟秦腔、眉户、碗碗腔,人称“三门抱”。戏路宽绰,允文允武。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“新时代中国戏剧领军人才”称号。

她是西北唯一一位二度“梅花奖”、二度“文华奖”和二度“白玉兰戏剧奖”“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别奖”的共同获得者,被誉为“秦腔一枝梅”。

图片


交通方式

热门推荐